ABOUT US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兴宁市南华茶业有限公司
联系人:罗小姐
电话:0753-3399109
手机:13826659109
邮编:514500
地址:梅州市兴宁市茶都大街19-21号

梅州的单丛茶不同凡响,大放异彩。全国有104个茶叶产品被评为金奖,其中梅州市有15个产品被评为金奖。分别是:威华七娘山牌单丛茶、大埔西竺牌黄枝香、西竺牌单丛茶、兴宁的黄蜂窝牌单丛茶、黄蜂窝牌奇兰茶、黄蜂窝牌黄金桂茶、南华牌单丛茶、铁鹰牌单丛茶、铁鹰牌黄金桂、铁鹰牌奇兰茶、三蜂牌单丛茶、蕉岭皇峰牌单丛茶、梅县的石坑牌单丛茶、英帅牌单丛茶。此外,被评为特别奖的产品2个:梅县的客家牌白叶单丛茶和梅县的健神牌健神茶;评为银奖的3个:兴宁名茶示范场的三峰牌奇兰茶、大埔西竺牌珠形苦丁茶和家益牌苦丁茶;评为铜奖的2个:西竺牌珠形单丛茶和西竺牌西岩乌龙茶。
一直以来,梅州单丛茶在历次、历届的展览、博览或者其他有关茶的评比中,屡屡获大奖,在国际国内获奖多达几百个。梅州的单丛茶品牌已经深入人心,享誉海内外。梅州是田园诗,梅州是山水画,梅州更是茶之都。有人说,梅州成为长寿之地,与种茶喝茶有关;有人说,梅州人杰地灵,与出好茶名茶有关;有人说,梅州人聪明人多,与茶有关;有人说,梅州美女多,也与茶有关……
叶剑英元帅回到家乡梅州,最喜欢喝清凉山紫树凹的细叶茶,据传说,盛产好茶的紫树凹最好的茶每年所产的茶山位置都不同,非常神奇。叶帅返京后又将茶叶分送给毛主席和周总理、朱德、邓小平等中央领导。
据说,朱德总司令“血战三河坝”后在1929年带兵过丰顺马图时,品尝了马图茶,并赠送一袋从闽西买来的准备带往井冈山的茶树种子。丰顺于是有了《敬您一杯马图茶》的茶歌:旭日东升放光华,马图山上尽彩霞,采花姑娘身背篓,漫步进山来采茶。采茶不忘朱军长,当年带兵进山洼;赠送井冈茶种子,井冈精神播万家。井冈山茶细播下,绿色茶苗遍山野;红军哥哥回来吧,敬您一杯马图茶。
梅州到处都有与茶相关的故事,梅州丰顺有一个叫“洋西坑”的地方,海拔高、云雾多,山高林密,全村人数百年都以种茶为生,真是“袅袅茶香沁山村”。
梅州还有一大批为一座茶山舍弃繁华都市的人,硬是为了茶之梦“上山下乡唱山歌”,据我所知有李建华、陈彩银、赖法卫、魏顶国、饶富强、钟亮、苏家山、李儒林、何培才、彭粤、张幸荣、沈允锐、郭进元、许伟新、温赵岐、罗来辉、李等祥、何方明、宋钒等。
为宣传、推广独具特色的梅州茶文化和茶品牌,还评出了“梅州十大茶山”:1.丰顺县八乡山镇八乡山茶山茶场、2.梅县区雁洋镇阴那村、3.梅江区西阳镇清凉村茶山、4.兴宁市径南镇黄蜂窝茶山、5.大埔县枫朗镇西岩山大埔县西岩山岽顶湖茶场、6.丰顺县龙岗镇马图村马山生态茶园基地、7.梅县区雁阳镇雁南飞茶田、8.平远县石正镇莲花山茶庄园、9.大埔县西河镇飞天马山、10.五华县棉洋镇。
目前,全市有高级评茶员148人、评茶技师4人、高级评茶技师2人;茶艺师40人、茶艺技师1人。
另一方面,加强对茶叶企业的认证管理,通过有机产品认证的茶叶企业20家,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茶叶企业2家,通过无公害产品认证的茶叶企业18家,获得QS认证的企业24家。
真的,一切都与茶有关。茶一直在你的生活中,你的生命里。这个世界,已经和茶融合在一起。专家说:梅州市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典型的茶区,全梅州市拥有近1万平方公里的富硒土壤,平均含量达0.53毫克/公斤土,比国家中等富硒标准(0.4毫克/公斤土)高出30%以上,全市8个县(市、区)有4个是中国长寿之乡(其中蕉岭县是广东省唯一的世界长寿乡)。梅州地处中南亚热带过渡地带,全市境内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有140多座,气候温暖,雨水充足,土壤多属红、黄壤酸性或微酸性,土壤PH值在4.5~6.5之间,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是广东省著名的茶叶生产基地。
梅州最早种茶的历史据考证在千年前,唐末梅县灵光寺和大埔西竺寺的历代僧人就在寺前种茶,供香客饮用;明代茶叶生产遍布全地区。清代后有了“八大名茶”:梅县清凉山茶、丰顺县马图茶、大埔县西岩茶、平远县锅叾茶和南台茶、蕉岭县黄坑茶、兴宁市官田茶、五华县天柱山茶等八大历史名茶。清代《嘉应州志》记载:州境山高石露,故产佳茗,并以清凉、阴那、三台诸山所产为最,味清洌……似龙井。
1860年,梅州茶叶经过松口、汕头码头,远销东南亚诸国。
1979年,梅州茶园面积已由1949年的499公顷扩大到2484公顷,茶叶产量从1949年的73.55吨增至1631.3吨。
1990年,梅州市茶树种植面积达5600公顷,总产量2238吨,分别比1978年增长124.6%和256.8%。到1996年,茶园面积达1.2万公顷,其中投产茶园7333公顷,茶叶产量6000吨。2000年,茶园总面积1.2万公顷,总产量8300吨。
截至2016年底,梅州市茶园总面积达到19.1万亩,超过广东省茶叶种植面积的25%,茶叶年产量逾1.52万吨
梅州在80年代大力引进单丛茶,在短短的时间内,把单丛茶发展成了梅州第一大茶种。
最先引入单丛茶种的是大埔县,蕉岭、兴宁、丰顺、五华、平远梅县区、梅江区等紧跟其后。
岁月流转,梅州茶叶生产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积淀、传承、发展,逐步形成了今天以“梅州茶”区域品牌为主导,各企业品牌蓬勃发展的新格局,特别是在单丛茶的种植、加工、销售等方面,创业创新,有了单丛红茶、单丛绿茶、单丛冰茶等新品种、新品牌。我市首批授权使用嘉应茗茶商标的20家企业(飞天马实业有限公司、凯达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茗丰茶业有限公司、龙岗马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八乡山鸿图发展有限公司、丰顺丰联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梅州市凤山茶业有限公司、国兴茶业有限公司、华银茶业有限公司、梅州市均保实业有限公司、客茶文化传播发展有限公司、万斛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平远源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梅州市雨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蕉岭县多宝茅坪茶厂、华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平远县鸿基生态园有限公司、五华县福善楼种养专业合作社、梅州市荷灵农林发展有限公司、平远园山湖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致力把茶产业和其他相连产业共同谋划、共同发展,把茶业与观光旅游相结合,建成了多个国家级旅游景区、农业旅游示范点。以茶为媒发展健康产业,大力举办茶文化、寿文化系列活动,研讨、实践长寿与茶文化的关系,如何更好地以茶促寿,以寿促茶,全力促进茶产业与福寿养生产业的转型升级。
我们坚信,有“中国单丛茶之乡”的金字招牌,有梅州茶的千年灵气,有发展茶业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有社会各界的携手合力,梅州茶业一定会展现一个又美又好的新画卷。
同时,江载宝和同事们非常注重研究名优乌龙茶栽培和加工技术,让岭头单丛茶亩平均产值超万元,大叶奇兰和诏安八仙均达0.7万元,人年均创值1.2万元。兴宁市茶林场生产的南华牌单丛茶和蕉岭县昂天塘茶场生产的皇蜂牌单丛茶系列产品分别获省(部)级名优茶产品称号或国家金奖。兴宁市茶林场成为梅州市“三高”农业的一面旗帜,蕉岭县昂天塘茶场获农业部“南亚热带作物名优基地”称号。他参与指导梅州健神茶厂研制的保健品——健神牌健神茶获国家专利,他与梅州市上官塘茶场茶厂研制的梅凤牌梅尖银毫茶属梅州首创,填补了梅州毫茶类的空白。